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检索
必威BETWAY官网
 
 

榆林地区名胜古迹介绍

2012年04月02日    admin      阅读次数:[]

     

白云山    

     

   

     

 

白云山庙位于佳县城南   5公里 的白云山,东距黄河西岸约 1公里 。据《州志》云,白云山因峰顶常有白云缭绕,故名。山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直抵黄河西岸,依山建庙,故名白云山庙,也称白云观。据《葭州志》和庙内石碑记载,庙由道人李玉风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玉风道人云游到白云山,见这里孤峰耸立,雾霭飘浮,犹如仙境,就住在山上,静心修炼,同时还采药为当地百姓治病。他死后,人们便在山上修庙来纪念他。白云山共建庙宇房屋五十三座,建筑面积八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是陕西省明、清建筑中比较庞大的一组建筑群。  
    由黄河滩直达山顶的庙路由六百多级石阶组成,坡度陡峭,人行其上,有陡生腾空之感,惊心动魄,古有“神路”之称。五龙宫为白云观底层建筑,由正殿、两廊、观音楼等组成,富丽堂皇。五龙宫往上依次建有四道天门,再往上的真武殿是白云观主体建筑,面宽五间,屋宇高大。真武殿前左右分别建有钟、鼓楼,钟鼓嘹亮清脆,隔河对岸山西境内也清晰可闻,“白云晨钟”被誉为佳县八景之一。围绕真武殿,各种建筑星罗棋布。有藏经阁、瑞芝阁、超然阁、七圣楼、玉皇楼、文昌楼、东岳庙、关帝庙、三灵庙、二斗祠、圣母祠、三清殿、三宫殿、白云洞等。凡是能修建的地方,都筑起了大大小小的房屋,楼阁参天,回廊相接。远望山顶,松柏掩映之中,庙宇重叠,金碧辉煌,好似飘浮于白云之中的仙宫,因此有“白云胜景”之誉。

    庙内还有一千五百余幅彩色壁画,内容以道教故事、佛教经变故事为主,也有山水人物,色彩绚丽,构图匀称,是古代陕北民间艺术佳作。每年 农历 四月八日 为白云山庙会日,庙会期间,内蒙、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各族人民纷纷来此朝山、旅游和进行交易,最多时一天达十万余人。

     

红碱淖

     

 

     

 

红碱淖风景名胜区位于神木县西北部神府、东胜 煤田腹地。199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意思是水泊、湖泊。景 区似三角形,东西最宽处 10公里 ,南北最长处 12公里 ,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属高原性内陆湖,足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红碱淖四周生态环境良好,东侧有天然牧场尔林兔草原,水草丰盛,牛羊成群。南北两侧以沙丘、滩地为主,滩地上足以沙柳为主的大面积固沙防风林带,沙丘多已固定。红碱淖盛产多种淡水鱼类。
   
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许多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共有30余种野生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主要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以及鸬鹚、海鸥、鱼鹰、野鸭、鸳鸯等。每逢春秋两季,成千上万只鸟类聚集于此,上下翻飞,翩翩起舞,和乐齐鸣,场面非常壮观。
   
红碱淖周围错落起伏的沙丘与大小不等的片状草场相间,雪白的羊群似朵朵白云点缀其间,簇簇沙柳在金黄色的沙丘中格外翠绿,激越的信天游在天空中久久回荡。辽阔的湖面、绵软的沙滩、静谧的原野、翠绿的草原、充满生机的植物、翩翩起舞的飞禽、奔腾汹涌的巨浪、随波逐流的小舟、喷薄欲出的朝阳、夕阳西下的霞光、典型的塞外风光与蒙汉两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地域风情,构成红碱淖风景名胜区完美独特的自然景观。

     

红石峡

     

   

  

红石峡大型摩崖石刻群,位于榆林城北 5公里 处、明长城口红山脚下的榆溪河谷。因山皆为红石,故得名为红石峡。两山虎峙,石峡中开,一注清流,绿洲而来。红石峡东壁原来建有红山寺,据《创建石佛殿碑记》记载:“为宋、元间古刹”,故红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有近千年的历史。
  明代成化年间维修后,改为雄山寺。万历二十八年(1600)春,峡崖崩坍,墙垣楼阁等建筑尽被毁坏。到清康熙年间又重修,更名镇远寺。寺门楼子的门洞上额携刻着“红石峡”三字,是由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岁高龄时所书题刻的。

  红石峡,峡分南北两段。北峡两壁中分,上部是榆溪河聚结而成的波光粼粼、浮光耀金的天然湖泊。一股清流溢出湖面,穿石而下,飞流瀑布,水石相击,有“水帘飞雪,石洞栖云”之称。站在岩头,水声相击,轰鸣如雷,波翻浪滚,云雾腾飞。登临洞口,顿觉寒气扑面,沁凉爽人,历来被誉为奇观。洞口刻有“蚊窟龙窝”四个大字,醒目耀眼。

  南峡,东崖高 12米 J,长 250米 ,西崖高 18米 ,长 284米 ,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据史料记载,有44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据记为明代所创,“文革”中尽遭破坏,所存无几。现仅存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但已面目皆非,非昔胜比。较大的石窟有圣母殿、大雄殿、观音堂、石佛殿、圆觉殿、睡佛殿、慈仁殿、小须弥殿、园沁殿等,除个别重新塑像外,壁画、碑记等荡然无存。

  在峡东西除石窟外,存在自明成化年以来大小摩崖石刻字幅185块,其中东崖126块,刻字大的有 4米 见方,小者仅有 0.03米 见方,字幅长宽有1.8— 44.8平方米 不等。石刻有题诗、记功、纪游、喻景、抒怀等,书法真草隶篆俱全,并兼有蒙文,笔法各异,镌刻有别,今存有巨幅题记 84 幅(其中东崖54幅、西崖30幅)。有为庆功题刻如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7年)10月延绥镇兵备副使张在东崖上刻纪出击挞谈获胜“褚将振赈凯旋大会于红峡”的战功,有赋诗题刻的如男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三边总督曾铣《山墩望套》诗;有铭记题刻的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巡抚王汝梅题刻的“龙蟠虎踞”、十四年(公元1583年)兵备副使李春光题刻“万里长城”、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巡抚陈性学题刻的“雄石封关”、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巡抚刘敏宽题刻“华夷天堑”等。此外还有赞颂红石峡境地优美的如“禹迹摩崖”、“中华天柱”、“天外奇峰”、‘潮海蓬莱”、“开元图画”、“天成雄秀”等;也有形容军事地位之险要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钥”、‘雄镇三秦”、“榆关雄山”、“威震九边”等等;还有表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如“还我山河”、“中外一统”、“蒙汉一家”等等。清代榆林书法家陈漳所书“三山拱翠”以及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字迹苍劲。更有蒙文石刻,为红石峡摩崖石刻魂宝一绝。红石峡石刻,是我国罕见的一处大型摩崖石刻群,被世人所嘱目,为游人所迷恋。

  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内有很多建于明清时代的衙署、庙宇、府邸、店铺等,就连一般的民居,也多是正宗的京式四合院。林草葱绿、牛羊成群、牧歌悠扬,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姜氏庄院

     

   

    

位于米脂县城东 15公里 处的桥河岔乡刘家峁村的姜氏宅院,背靠牛家梁山,面对安寨山。整个建筑占地40多亩,依山而建。

  刘家峁村,解放前归米脂东区印斗管辖,解放后划归现桥河岔乡。

  姜氏庄院主人姜耀祖,祖父姜安邦是杨家沟马氏财主的女婿,在马家的支助下,姜耀祖以卖沙锅起家,成了当地的首富。他于1869年从外地请人设计,亲自监修的这部集陕北窑洞和四合院为一体的别具风格的庄院,整个修建时间用了15到16年,于光绪12年(1886)竣工落成。

  整个庄院共分三大部分,外围全部用本地开采的块石砌成,高 9.5米 。道路从山下盘旋而上。路宽 4米 ,全部用石片竖插间登云石而成,可行车马。寨门为拱形石洞,额头上有主人姜耀祖亲笔题写的《大岳屏藩》石刻匾。

  下院门前右角有水井一眼,深30丈,可解决寨内百余人的用水。寨墙上修有炮台,垛口、防御工事,外观犹若城垣。

  下院阔 15.3米 ,深 10米 。四合院形式,三三制建造。正面有石窑三孔,两侧各为三孔。大门制作精细,挂有《大夫第》木匾。门道两旁置石抱鼓门墩。倒座盖有石板顶房屋数间。下院是管家,帐房窑。下院正面北侧设置有通往中院的暗洞通道。

  中院阔 18.9米 ,深 16米 ,中院座东北,向西南。大门为硬山式。砖雕、木雕,制作精美。大门顶部五脊六兽,院内东西各造大厢房三间、耳房一间。门窗全部是斜方格棂,大门两旁各修马棚数间。中院大门外有一高 8米 ,长 10米 的一道护围墙,墙中留有通往后山的寨门,上书《保障》二字石刻。

  中院通往上院有垂花门楼,拾阶而上可至上院。上院为主宅,阔 19.2米 ,深 17.10米 ,布局为明五暗四,座东北向西南,正面一线有石窑五孔,顶部穿廊抱厦,檐头砌十字花墙,每孔窑阔11尺,进深25尺,室内每孔窑都有过洞相通,均有火炕,设有暖阁、壁厨,菱形石板铺地,甚为讲究。两侧为对称双缩小院。前为三孔窑,后为深四丈二尺的大“枕头窑”作为粮仓用,每窑有大石仓12个,每仓能储粮12石,上院东到书院,西去厕所,各院均相互联通,这部宅院实为陕北罕见的窑洞庄院建设。

   1999年10月25日 米脂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9月24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 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在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相传为古代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公元1606至1646年)回乡省亲而建的行宫,造型古雅,气势壮观。米脂县博物馆设在行宫内,馆内陈列本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和其它历史文物。
   
李自成,本名鸿基,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出身农民家庭,童年放牧,曾为银川驿卒。李自成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领袖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他继称闯王。
   
十一年李自成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洛群山中。次年出山再起。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他用李岩等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时有“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队伍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战争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
   
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失去警惕。明将吴三桂勾结满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
   
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时年39岁。(另说自成兵败后退往黔阳罗公山或退隐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出家为僧,称奉天玉和尚,康熙十三年(1674)病逝,年69岁。)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指出:“吾国自秦以来二千余年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主要的是农民战争。大顺帝李自成将军所领导的农民战争,就是两千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极著名的一次。这个运动起自陕北,实为陕人的光荣。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历经数十的艰苦征战,终于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然而,由于统治集团自身的腐败和分裂,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断送了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其历史教训十分深刻。郭沫若先生为此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从现实的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神木二郎山

     

     

    

二郎山,俗称西山,位于神木县城西 1公里 的窟野河与芹河交汇处,因其山上有二郎庙延名。文人墨客视其貌似驼峰,又多称“驼峰山”。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皇帝巡行驻跸,赐名“笔架山”。

  二郎山巍峨峻秀,挺拨险要,东西石壁陡峭,松柏挺立,前后两峰凸起,中稍低凹,两峰中断处原建有一木桥,游人攀蹑而过,名“断续桥”。在前后相距 1公里 多的山脊上,依照山形地势,有一百余间(孔)建筑,殿、庙、亭、阁、窟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其规模颇为宏大各现特色。主体建筑有八仙洞,地藏洞、浩然亭、二郎庙、关帝庙、诸神殿、祖师庙、玉皇阁、娘娘庙等,其建筑多为单檐硬山式或砖石窑洞带廊檐,庙、殿现存明清壁画18幅。多为工笔重彩,间有国画。还有明清及民国年间碑石60余通,明代及清嘉庆元年(1796年)摩崖题刻七方。特别是明代照壁,正面石刻“虎啸图”,背面石刻“九龙戏水图”,栩栩如生;明代石牌楼,造型古朴;地藏洞石窟藻井,雕刻细腻,均有较高的艺术及历史价值。山上还有抗日战争中部分爱国将领在“浩然亭”中留下的题刻,为古老的殿庙渗入了新的生机。

  二郎山的创建年代,无确切记载,据《国家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载,明初山上已有庙宇,部分建筑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修,清代至民国年多次修葺,“文革”间损毁严重,80至90年代数次维修。二郎山一年四季游人不断,特别是每年传统文化庙会期间,香火旺盛,商贾云集,遂成一方胜境。

  2003年9月二郎山庙群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统万城

     

   

     

统万城位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则村,陕北边境纳林河南,无定河北岸原头上。地理座标为东经109度9分,北纬37度59分之间,城址内外被流沙所淹,周围植被稀少。

  城址由外城廓和内城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外廓城周长约 4696米 ,东西周长 2566米 ,面积0.3985平方公里,西城周长 2470米 ,面积0.3813平方公里。

  统万城是北朝十六国之一“夏”的国都。建于公元413年,毁弃于公元994年。

  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首领赫连连勃勃于晋义熙三年(407),自称天王,大单元龙升元年,设置百官,国号大夏,雄踞朔北大漠。义熙九(413)任命工巧殘忍的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征发岭北各族人民十万众于朔方水以北,黑水之南营筑都城,取名“统万”寓“统一天下,君临万帮”之意。427年,魏世祖灭赫连昌,夏亡。魏设统万镇。487年(太和十一年)置夏州,以统万城为夏州治所。

  隋时统万城属朔方郡管辖,大业(605---617)末年贼帅梁师都窃据统万城,登皇帝位国号梁。唐贞观二年(682)破梁师都,长泽四县。五代及北宋时期,党项羌聚居于这一带,经常与北宋摩擦冲突,公元994年,宋廷为移民。从此,统万城夷为废墟。

  统万城作为夏国都的历史仅15年,而作为北方军事重镇的历史却有600多年。

  我国古代都城大多为后代建筑或现代市都市盖压或为古代治者改建。宋太宗统万城“深在沙漠”为名,下令毁城移民后,统万城便在浩潮的毛乌素沙漠中沉睡了八、九百年。加之营建该城的将作大匠叱干阿利,驭工严酷,质量要求极高。据赫连勃勃命人刻石颂功的碑文可知,统万城的形胜险固,可与秦都咸阳、东周洛阳城媲美。城垣如同石头一样坚硬,还建有祖庙、明堂、社稷等祭祀设施,至于该城的“崇台秘室”,通房连阁之属,更是其他各城少见的。因此,这座历史上匈奴族所建的都城,在地处塞北,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靖边红墩界乡白城则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

  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匈奴族留在人类长河中唯一的一座都城遗址,后来又是党项羌等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这座统遗址对于研究我国北方少数和民族史,各民族关系史,古代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城市建筑以及地理变迁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价值。

  统万城遗址代表性遗迹有:外廓城城垣;东、西两城城垣;隅墩、马面、角楼基座、地面台基、宫殿遗迹,马面内仓库建筑等。

  城址内遗物相当丰富,上至汉唐,下迄唐宋文物均有发现。历次调查发现的文物有:铜印:驸马都尉印、“西部尉印”、“文房之印”;肖形印多件,有龟形、葫芦形、壶形等。铜佛像三件,铜镜三件,铜钱数枚。石雕艺术品:有圆雕石鸟、石龟座、石武士、石灯等。石残碑一块,瓷灯二件,瓷狮一件,瓷痰盂一件。建筑材料有:花方砖、条砖,“永隆”瓦当,莲花瓦当、兽面瓦当、蝉纹瓦当陶范、琉璃滴水,壁画残片。日常生活用品有陶扑满、陶拍等。

  西城南垣第一号马面内的仓储遗址出土有大量植物标本,种类达十余种,除常见于沙区的沙蒿、沙柳、柠条、沙打旺外,更有乔木杨、侧柏、松、冷杉、榆、枣、椿、楸等以及高梁。这是当时此地植被丰厚的证明。1996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北台

     

     


  古长城最大的烽火台——镇北台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北 4公里 之红山顶上。距离红石峡仅 2公里 ,距离榆林市区仅 7公里 ,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067年),台依山踞险,居高临下,控南北咽喉,锁长城要口,是古时重要关隘和军事了望台。台南额题“向明”二字,为万历时巡抚涂宗睿书。所以两地可以放在同一个上午或者下午游览。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 82米 ,南长 76米 ,东、西各 64米 ,占地面积 5056平方米 。台之各层均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 2米 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了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其第一层周围有屋宇环列,乃当年守台将卒营房,至今基座尚存。紧依台北下方建一方形小砖城,名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镇北台建于明代,有“万里长城第一台”的称号,属于万里长城防御体系之一的观察所,是明长城中部的要塞之一,可以想见它的雄伟了。登上镇北台台顶,可以欣赏方圆几十里内的塞外风光,沙漠、戈壁、草滩、黄河以及三北防护林,也可以看到距离它不远的红石峡。镇北台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之一,是长城三大奇观(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之一,有“天下第一台”之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

  俗有“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镇北台连着八达岭”之说,镇北台被誉为长城第一台,位于榆林城北4. 5公里 处的红山之上。
  镇北台,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四月至次年七月,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为保护设在附近长城边上蒙汉互市的红山市,在红山之顶修筑成明长城上最大的军事了望台,号称长城第一台,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镇北台建筑呈正方梯形,为叠4层逐层递缩而成,总高度为28. 5米 ,方正整齐,雄伟壮观,登台顶端,榆林千里景物一览无遗,尽收眼底。第一层台基座,北长 82米 ,南长 76米 ,东西各长 64米 ,周长 320米 ,进深 12米 。内墙高5. 5米 ,外墒高 10米 ,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铺马道,南墙与长城相连;第二层高16. 6米 ,周长 130米 ,进深 5米 。二层南台墙中开设券洞,内砖石踏步直通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北面原有涂宗浚所书“镇北台”石刻已毁);第三层高4. 1米 ,周长 88米 ,进深 3米 ,台东外砌石踏步达四层;第四高4. 4米 ,周长35. 4米 ,顶层台面面积为255平万米,四边各进深 2米 ,正中原建砖木结构方形了望哨棚一间,清末坍塌。各层四面围以女墙,设垛口,台地面铺青砖,第一层城垣内屋宇环列,为当年守台戊卒营房,现仍存遗址。台东北连接明代同期修筑的款贡城‘,为蒙汉官员进行洽谈、举行献纳贡仪式的场所;台西侧则遗有明代易马城,是蒙汉互市的场所(现为排房,70年代为军营)。1992年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06月25日 ,镇北台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上一条:陕北民歌歌手荟萃

下一条:榆林民间艺术集锦



【关闭】

 

版权所有:必威·betway西汉姆联-官方网站  招生电话(0912-3893608)
地址:榆林市崇文路4号 电话:0912-3893608 邮编:719000
网站维护:必威BETWAY官网  技术支持:榆林网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