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检索
必威BETWAY官网
 
 

塞上明珠---驼城榆林

2012年03月03日    admin      阅读次数:[]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辖1区11县、176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5474个行政村,总人口364.5万。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263公里,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市情主要特点:
  一是资源优势突出。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6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26%。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是人文优势独特。历史上,榆林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素有“九边重镇”之称。榆林城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古迹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红石峡,李自成行宫,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泊红碱淖等。榆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我市8个县30个村庄战斗生活过。

  三是区位优势明显。榆林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位于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之处,承接东西南北。西包铁路复线、太中银铁路和青银、包茂高速榆林段建成通车,榆阳4C级机场建成投运,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首位,铁路总里程达到776公里,开通了至北京、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列车和上海、昆明等9条航线。

  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92.26亿元,同比增长15.0%;财政总收入558.16亿元,同比增长3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8.73亿元,同比增长32.1%;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28.4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6.1%;实现粮食产量142.03万吨,

  今后一段时期,榆林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不动摇,强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着力提高统筹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加快大转型,实现新跨越,建设富裕、民生、生态、文化、和谐的幸福新榆林。

 

历史沿革

 

局势料记载,夏商时,榆林市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在雍翟族境内,周代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战国时为秦国上郡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个。
  三国时期,上郡、西河郡为匈奴占据,未设置郡县。东晋时期,匈奴王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公元427年,北魏灭大夏,设立统万镇,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设夏州。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仍设夏(治统万)、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横山境内)四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立朔方、雕阴二郡。
  随末唐初,本市为地方豪族梁师都占据, 自称梁国,潜皇帝位。贞观二年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本区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撒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郡,复设绥、夏、银、四州。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县升州(今之府谷)。
  五代时期州县设有夏州(领朔方、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在今神木境内)、府州(今府谷)、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大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
   
北宋时,榆林市属永兴军路(初名陕西路),绥州、宥州被西夏占据,未设郡县,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收复,元符十年(公元1096年)后,得失无常。宋高宗南渡后,又沦为金有,属鹿延路的一部分,设绥德州、晋宁军(佳芦砦),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撤军设绥德州、晋宁州(二十四年改佳州)。元代绥德州、佳州属延安路,绥德州领清涧、米脂二县,佳州领神木、府谷二县。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一带设置榆林卫,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设立东路神木道,领佳州、府谷、神木三州县,中路榆林道领绥德、米脂、清涧、吴堡四州县,西路靖边道领保安(今志丹)、安定(今子长)、安塞三县,包括榆林市的定、靖、横三县。
  清雍正年间,设有榆林府和绥德直隶州两个省辖行政区。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府州制度,设榆林道。后又废道,各县由省直辖。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本市除榆阳区外,各县先后解放,在原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人民政府,设置绥德、三边两个分区,分别管辖绥德、米脂、佳县、横山、清涧、吴堡和靖边、定边、安边(后撤销)。1944年1月10日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及延属分区的子长五个县各划出一部分成立子洲县,属绥德分区。当时,神木、府谷之东区设神府特区,归晋绥边区管辖。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销三边分区,设榆林分区,管辖榆林、定边、靖边、横山、神木、府谷六县。1950年5月成立绥德、榆林两个专区。1956年10月撤销绥德专区,将所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六县并入榆林专区,子长、延川并入延安分区。

  1958年将十二县并为榆林(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绥德(吴堡、清涧、子洲)、米脂(佳县)六县。1961年所并各县恢复原制。1968年将榆林专员公署改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政权机构。1979年改为榆林地区行政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1988年9月2日,榆林县改为县级榆林市。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

 

地理地形

 

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部。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6.7%。得到治理的沙滩地郁郁葱葱;海子(湖泊)星罗棋布。南部是黄土高原的腹地,沟壑纵横,丘陵峁梁交错,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面积约223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1.75%。梁状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区一带无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发源地。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 占全市面积11.55%。地势高亢,梁塬宽广,梁涧交错、土层深厚,水土侵触逐步得到治理。

 

人口民族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111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陕西省委省政府、榆林市委市政府和市以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 335143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111零时的 319898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52456人,增长4.8%。年平均增长率为0.47%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988769户,家庭户人口为 306414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5人减少0.65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1769702人,占52.80%;女性人口为 1581735人,占47.2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92上升为 111.88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33603人,占15.92%1564岁人口为 2569890人,占76.68%65岁及以上人口为247944人,占7.4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3.4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1.4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0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5629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44570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119702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5672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912人上升为764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08人上升为1329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5923人上升为35717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2770人下降为28547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49114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48132人,文盲率[5]由17.87%下降为7.43%,下降10.44个百分点。

六、人口地区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地区 人口数(人) 比重[6](%2000 2010

全市合计 3351437 100 100

榆阳区 637617 14.39 19.03

神木县 455493 11.5 13.59

府谷县 260585 7.17 7.78

横山县 288053 9.39 8.59

靖边县 355939 8.69 10.62

定边县 319370 9.1 9.53

绥德县 296088 9.9 8.83

米脂县 154953 6.39 4.62

204666 7.6 6.11

吴堡县 75748 2.32 2.26

清涧县 128938 5.63 3.85

子洲县 173987 7.92 5.19

注释: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 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包括: 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 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 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6]比重为各县 (区)的人口占全市的比重。

 

行政区域划分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榆林市辖1个市辖区、11个县。
榆林市面积43578平方千米,人口360万人(2010年)。

榆阳区 面积7053平方千米,人口51万。邮政编码719000。区人民政府驻火车站广场北侧。

神木县 面积7635平方千米,人口41万。邮政编码719300。县人民政府驻神木镇。

府谷县 面积321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邮政编码719400。县人民政府驻府谷镇。

横山县 面积408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719100。县人民政府驻横山镇。

靖边县 面积5088平方千米,人口32万。邮政编码718500。县人民政府驻张家畔镇。

定边县 面积6920平方千米,人口33万。邮政编码718600。县人民政府驻定边镇。

绥德县 面积1878平方千米,人口36万。邮政编码718000。县人民政府驻名州镇。

米脂县 面积1212平方千米,人口22万。邮政编码718100。县人民政府驻银州镇。

佳 县 面积2144平方千米,人口26万。邮政编码719200。县人民政府驻佳芦镇。

吴堡县 面积 428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718200。县人民政府驻宋家川镇。

清涧县 面积1881平方千米,人口22万。邮政编码718300。县人民政府驻宽洲镇。 
子洲县 面积2043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718400。县人民政府驻双湖峪镇。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10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1)》,人口截至2010年底。

 

矿产资源

 

育林矿产资源富集,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国内外罕见。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探明储量1460亿吨,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环保煤和化工煤,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6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是迄今为止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探明储量3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探明储量8854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26%,盐层平均厚度达120米以上。此外,还有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石、石英砂等资源。

 

规划蓝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实现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榆林既面临着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带来的战略机遇、国内外能源供求紧张带来的市场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历史机遇、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带来的政策机遇,也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突破瓶颈制约、化解各类矛盾、应对区域竞争等挑战。总的来看机遇远大于挑战,“十二五”时期榆林仍将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榆林要以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为主线,以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为动力,着力加快区域中心城市、能源化工基地和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三大建设,着力构建高端低碳的现代产业和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两大体系,努力把榆林建成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极和中国内陆开放开发战略新高地,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超过4300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地级市50强、西部地区前列;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0%和19%,力争达到1000亿元和3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5000元和10600元,力争实现双倍增,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经济腾飞

 

2011年,我市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实现生产总值2292.26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比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91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629.66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550.68亿元,增长13.5%。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大部分产品产量、价格双增长。去年种植业生产气候适宜,春、夏、秋3个季节雨水适时,伏天降雨量是近年来最充足的一年,农业生产基本没有遭遇大的自然灾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99.4万亩,粮食总产量142万吨,全年实现农业产值187.06亿元。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支柱行业支持作用明显。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作为榆林工业的五大支柱行业,其产值全面快速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4%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从2011年7月份开始,全市加大在建项目推进力度,在新开工项目有实质性进展上狠下功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8.73亿元,同比增长32.1%。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2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80亿元,同比增长13.5%,城镇消费品市场152.2亿元,同比增长21.0%。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可达到1亿美元,同比增长36.8%。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11年,我市调整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津贴,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民营企业发展处于不断壮大阶段,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21元,同比增长18.1%;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20元,同比增长27.5%。

 

上一条:榆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关闭】

 

版权所有:必威·betway西汉姆联-官方网站  招生电话(0912-3893608)
地址:榆林市崇文路4号 电话:0912-3893608 邮编:719000
网站维护:必威BETWAY官网  技术支持:榆林网瑞科技